张志勇委员: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 以美培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美育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美育,是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没有高质量的美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需要。加强美育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当前,从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教育的薄弱环节。一方面,许多地方的青少年美育存在以下误区:一些地方存在边缘化美育的现象,每到重要考试之前,学校就会停止艺术课程教学;一些地方存在窄化美育的现象,把种种具体艺术形式的教育等同于美育;一些地方存在功利化美育的现象,把艺术教育当作考试升学的捷径。另一方面,当前学校美育普遍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困难:一是中小学艺术师资配备不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艺术课程时长要达到义务教育课时总比例的9%至11%,但义务教育学校艺术教师配备往往达不到规定课时应配备的教师数量。二是艺术教育课程实施的条件受到限制,很多学校缺乏艺术教育的专业器材和专用教室。
全面加强青少年美育,要树立大美育观,坚持以美的规律全面育人。马克思从人的生活和生命本质出发,从人所特有的生产特征出发,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为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奠定了基础。学校美育必须走出狭窄的美育观,即仅仅把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的观点。
要坚持把美育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各门课程之中,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方案,积极推进美育在整个义务教育中权重的增加。二是要深化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把美育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三是要把美育融入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以美的尺度观照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
(作者:张志勇,系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